細數廣州不可錯過(guò)的教堂
廣州,簡(jiǎn)稱(chēng)“穗”,別稱(chēng)羊城、花城,是廣東省省會(huì ),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,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(mén)。
廣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廣府文化的發(fā)祥地,從秦朝開(kāi)始一直是郡治、州治、府治的所在地。從公元三世紀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,唐宋時(shí)成為中國第一大港,是世界著(zhù)名的東方港市,明清時(shí)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,也是世界唯一兩千多年長(cháng)盛不衰的大港。
圣心大教堂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宏偉、最具有特色的一間大教堂,建于1863年,落成于1888年,歷時(shí)25年始建成,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。是省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。
石室圣心大教堂可與聞名世界的法國巴黎圣母院相媲美,是天主教廣州教區最大教堂,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,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筑,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,由于教堂的全部墻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崗巖石砌造,所以又稱(chēng)之為“石室”或“石室耶穌圣心堂”、“石室天主教堂”。
露德圣母堂
建于1890年,哥特風(fēng)格的建筑,該堂原為法國駐領(lǐng)事館的教徒過(guò)宗教生活而設,花園南邊建筑一座圣母山,安放露德圣母像?,F為全國重點(diǎn)文物保護單位。
沙面堂
沙面堂是英國圣公會(huì )在沙面廣州英租界設立的一座專(zhuān)供外僑禮拜的教堂,建于1864年,用英語(yǔ)禮拜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中國政府收回租界,該堂移交中華圣公會(huì )華南教區管理。1949年以后被政府部門(mén)占用,1980年代由省基督教兩會(huì )收回,1991年恢復宗教活動(dòng)。
沙面堂是沙面最有名的教堂,小巧精致沙面基督教堂,面積不大,內里很樸素。
東山堂
始創(chuàng )于1909年5月,1926年經(jīng)改擴建為現今的兩層樓。教堂采用哥特式的建筑風(fēng)格,1999年7月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。
基督教光孝堂位于廣州市中心鬧市地區,是目前廣州市基督教規模較大的禮拜堂之一。
光孝堂建于1921年—1924年,由旅美華僑基督徒自己組織的中華綱紀慎自理傳道會(huì )(公理會(huì ))回國投資建造,該會(huì )總干事譚沃心(1888年—1986年)牧師籌劃了建堂事宜。
?地址:廣州市光孝路29號(西門(mén)口地鐵站C出口斜對面)
錫安堂
1901年創(chuàng )立于油欄門(mén)(今海珠南鹽亭東街),后因該處成為商業(yè)鬧市,于1935年遷往西瓜園(今人民中路392號)購地建堂,1936年2月新堂落成,取名“錫安堂”,意為“上帝圣殿”。
?地址:廣州荔灣區西門(mén)口錫安堂廣州市人民中路392號
河南堂清光緒十六年(1890)創(chuàng )建,原位于岐興中約的中華基督教同寅會(huì )禮拜堂,民國23年(1934)遷到洪德五巷建堂,民國24年4月13日新堂建成,稱(chēng)中華基督教教會(huì )洪德堂,文革期間,教堂被學(xué)校占用。1981年將主堂收回,同年2月22日復堂,正式稱(chēng)為基督教河南堂。
?地址:廣州市海珠區洪德路江德五巷23號
救主堂
救主堂歷史悠久。1904年,第一任華人主教莫壽增牧師由香港圣公會(huì )差派主持廣東教區的教務(wù)工作,于廣州河南岐興南約建立教區事務(wù)所,開(kāi)展宣教事務(wù)。1906年在東橫街租得新址發(fā)展事工,1911年以二萬(wàn)元購得教會(huì )現址,興建教堂,向教友、華僑及中外人士募捐,1919年奠基,1921年揭幕獻堂,名為:救主堂。
?地址:廣州市越秀區萬(wàn)福路184號(近文德路)
十甫堂
十甫堂是廣州地區現存的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堂,為1862年英國循道公會(huì )俾士牧師所創(chuàng )建。150多年來(lái),十甫堂經(jīng)歷了清朝、民國時(shí)期的跌宕起伏。
?地址:廣州市荔灣區逢源路逢源正街54號
◆芳村堂◇
基督教芳村堂(原德國舊教堂)位于沖口街的下芳村,原為中華基督教會(huì )上芳村堂,由美國長(cháng)老會(huì )那夏禮博士在清光緒十七年(1891年)創(chuàng )辦于培英學(xué)校內。
?地址:廣州市芳村區信義路27號
Hash:705cf70749f1df302bc275290e2c16de9d52f53a
聲明:此文由 西東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