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青草一区国产97,中文字幕日韩有码,午夜淫片,国产成+人+综合+欧美亚洲,欧美日韩中文视频,国产一区曰韩二区欧美三区,91欧美国产

河南淮陽(yáng)平糧臺戰國楚墓M17發(fā)掘簡(jiǎn)報

點(diǎn)擊上方“中原文物”一鍵關(guān)注

M17位于平糧臺遺址的西部 (圖一),1979年當地農民在取土時(shí)發(fā)現,隨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其進(jìn)行了搶救性發(fā)掘?,F將M17的發(fā)掘及重要出土文物情況簡(jiǎn)報如下。

圖一:M17位置示意圖

一、墓葬形制

M17平面呈“甲”字形,方向90°。因系搶救性發(fā)掘,僅清理墓室和一小段墓道。墓道向東,墓道口長(cháng)10.4米,寬2.7米。墓室口大底小,墓壁斜直,平底。墓室口長(cháng)6.2米,寬5.55米;墓底長(cháng)5.2米,寬4.05~4.1米;墓深7.3米。墓壙?jì)忍詈?、棕色花土,并?jīng)過(guò)夯打,上部夯層薄,夯窩密集,下部夯層較厚,夯窩較稀疏。夯層厚10厘米左右,夯窩為圓形平底。木槨四周有熟土二層臺,殘高0.5米。木槨長(cháng)4.66米,寬3.6米,槨痕殘高0.5米。槨分頭箱、腳箱、南邊箱、北邊箱和棺室。棺位于槨室正中,已朽,從其殘存的漆皮看,棺為長(cháng)方形,長(cháng)2.02米,寬0.9米。棺外髹黑漆,內髹朱漆。墓主人骨架已朽,頭向東,從牙齒看,系10歲左右的男孩。 (圖二)

圖二:M17平面、剖視圖

二、隨葬器物

隨葬品134件,包括陶器42件,玉石器47件,銅器37件,鐵器6件,骨角器2件。頭箱內隨葬青銅禮器和兵器,南邊箱隨葬陶禮器,腳箱隨葬陶鼎、銅洗、鹿角(鎮墓獸),北邊箱隨葬銅工具和文具、石刀和玉器,棺內隨葬玉器20多件,玉璧放置在頭部、胸部、腰部,玉珩放置在頭的兩側、左肩及腿的兩側,玉帶鉤放置在腰部左側,玉環(huán)放置在左肩、腰部及兩腿間,口內含有玉雕牛、羊、豬、兔、魚(yú)、象等。 (圖三)

圖三:M17隨葬器物分布圖

(一)陶器

共42件。有鼎22件,鈁、敦、罐各4件,壺、盒、豆各2件,簠、匜各1件。其中豆殘破嚴重,無(wú)法復原。 (圖四)

圖四:M17出土陶器

1.陶鼎(M17:69) 2.陶鼎(M17:44)

3.陶壺(M17:39) 4.陶敦(M17:105)

5.陶盒(M17:100) 6.陶匜(M17:102)

(二)銅器

共37件。禮器有鼎5件,洗和勺各3件,罍2件, 鐎壺和匜各1件;兵器有銅劍4件,戈、鐓、鏃各1件,弩機4件;工具和生活用具有鏡4件,奩飾2件,鋸3件,環(huán)首刀和削各1件。 (圖五—圖七)

圖五:M17出土銅鼎

圖六:M17出土銅器 1.銅罍 2.銅鐎壺

圖七:M17出土巴蜀劍(M17:31)及局部拓片

(三)玉石器

共47件。玉器有璧、珩各6件,環(huán)7件,佩8件,帶鉤、“平”字劍首各1件,動(dòng)物造型口琀15件;石器3件。 (圖八—圖一一)

圖八:M17出土玉器(一)

1.玉璧(M17:1) 2.玉璧(M17:20)

3.玉璧(M17:22) 4.玉環(huán)(M17:4)

5.玉環(huán)(M17:7) 6.玉環(huán)(M17:17)

圖九:M17出土玉器(二)

1.玉珩(M17:3) 2.玉珩(M17:12)

3.玉珩(M17:16) 4.龍形玉佩(M17:24)

5.璜形玉佩(M17:25) 6.雙鳳連體玉(M17:29)

圖一〇:M17出土玉器(三)

1.玉帶鉤(M17:9)

2.“平”字玉劍首(M17:115)

3.玉琀(M17:21)

圖一一:M17出土玉器(四)

1.鳳鳥(niǎo)形玉佩(M17:14)

2.雙龍同體玉佩(M17:26)

三、結語(yǔ)

淮陽(yáng)春秋時(shí)期陳國的都城,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滅陳國,設立陳縣。自春秋末年至戰國晚期,淮陽(yáng)一直是楚國的一個(gè)軍事重鎮,并在戰國晚期一度成為楚國的國都。公元前278年,秦將白起攻陷楚國郢都,楚襄王兵敗,東北保于陳城,陳城遂成為戰國晚期楚國的都城,亦稱(chēng)陳?ài)?。公元?41年,楚國徙都安徽壽春。楚國在陳?ài)珰v時(shí)38年。

M17為“甲”字形土坑豎穴墓,墓室口長(cháng)6.2米,寬5.55米;墓底長(cháng)5.2米,寬4.05~4.1米,屬于中等墓葬。墓葬中出土遺物種類(lèi)繁多,不僅有大量的銅器、玉器,還有數量較多的陶器等。銅器包括禮器、兵器、文具和生活用器四類(lèi)。銅禮器有鼎、罍、匜、洗、勺、鐎壺。5件銅鼎中,1件為環(huán)鈕蓋鼎,2件為臥牛蓋鼎,2件為鳥(niǎo)形鈕蓋鼎。陶器有鼎、鈁、敦、壺、盒、豆、簠、匜、罐,基本組合為鼎、敦、盒、壺、豆、匜、簠。大多數銅器和陶器頗具戰國晚期楚國的風(fēng)格。根據墓葬形制、規模和出土器物的種類(lèi)、數量,可以看出墓主人有一定身份,至少應為士一級的貴族。玉劍首上所刻“平”字,為研究墓主人的重要依據。5件銅鼎皆為鐵足,這種情況較為罕見(jiàn)。銅巴蜀劍的發(fā)現也為研究楚與巴蜀的關(guān)系提供了重要資料。

1979年至1989年,在淮陽(yáng)平糧臺曾發(fā)掘了幾十座戰國晚期的楚墓,見(jiàn)于報道的有平糧臺4號、16號、243號楚墓,其附近還曾發(fā)掘了馬鞍冢楚墓車(chē)墓坑,為M17時(shí)代的推定提供了幫助。M17出土的陶鑊鼎、子母口陶鼎、陶簠、陶壺分別與馬鞍冢楚墓車(chē)馬坑出土的陶鼎(K1 :314)、陶鼎(K1 :394)、陶簠(K1 :392)、陶壺(K1 :326)形制相同,也與平糧臺M243陶鼎(M243 :8)、陶簠(M243 :5)、陶壺(M243 :7)形制相同;平糧臺243號墓和馬鞍冢楚墓的年代在公元前278年至前241年之間,M17與M243以及之前在平糧臺發(fā)掘的楚墓分布在同一墓地,器物風(fēng)格相同,年代亦應相當,即戰國晚期的楚都陳?ài)珪r(shí)期。該墓的發(fā)掘,為研究陳?ài)珪r(shí)期的楚國墓葬增添了新資料。

文章來(lái)源

本文由本刊編輯部提供,作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

版權聲明

Hash:58bfcd1bae91d6dafda43a06d03c684ddaa38210

聲明:此文由 叨叨三國事兒 分享發(fā)布,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(guān)點(diǎn)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,請聯(lián)系我們 kefu@qqx.com